返回首页

孟子三章中辩论的语言特点?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1-11-29 16:14   点击:1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感觉梦见这个人能说会道,非常强势,而且说话有多逼人,理据清晰,条理清晰。说起来头头是道,让人无以反驳。

孟子与墨家的辩论!

看这篇文章:孟轲的历史观及其对于道家墨家的斗争(中间虽然混有一些法家,不过语言很流畅)正文如下:孟轲讲了一个他认为是历史演变的规律,他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滕文公下》)他认为历史老是一治一乱地循环着进行下去。他又认为,历史的一治一乱的原因,是“圣人”出现或不出现;有“圣人”出现则治,没有“圣人”就乱。这就是把历史说成是“大人物”的历史。 孟轲又认为,历史上“大人物”的出现,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规律。每隔五百年,“大人物”出现一次。因此历史的一治一乱,也是以五百年为一周期。他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又是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孔丘,又是五百有余岁。(《尽心下》)照他说,孔丘虽是“圣人”,可是没有成为王,所以天下还是大乱。照他说,孔丘所以没有成为王,因为没有天子把他“荐之于天”(《万章上》)。 照孟轲所说的,中国历史从尧舜时代到战国,已经历了三个治乱的周期。他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作春秋则乱臣贼子惧。”(《滕文公上》)孔丘没有一个“圣王”把他荐之于“天”,没有掌握政权,所以只可作《春秋》了。但是孟轲认为,作《春秋》也非同小可。 他说:在《春秋》的时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滕文公下》)就是说,孔丘自己也知道他作《春秋》的行为,同他在《春秋》中的主张,是矛盾的。照他所说的,《春秋》对于当时的国君的行动,也都作了褒贬,而对于当时诸侯的褒贬,是天子的事情。孔丘没有天子之位,怎么也执行天子的职权?《春秋》的原则是“正名”,孔丘这样做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孔丘一向反对“僭越”,可是他作《春秋》就是最大的“僭越”。而孔丘竟然这样作了。这大概就因为他是“圣之时”吧。 孟轲认为,从孔丘到他自己,虽然仅只“百有余年”(《尽心下》)但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滕文公下》)。孟轲以为他自己的历史任务就是,在思想战线上,努力参加斗争。他虽然没有掌握政权,但要学孔丘作《春秋》,具体的任务就是批判道家和墨家。 孟轲所说的“四端”和“四德”归结为“五伦”。孟轲认为,五伦之中,以“君”、“父”两伦为最重要,而当时的道家和墨家,正是对于这两“伦”有所破坏。孟轲反对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孟轲的斗争性是猛烈的。他说:“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 君、臣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臣就没有君。孟轲想:如果人人都“为我”,不肯作臣,当然也就没有君了,那怎么行?儒家反对道家,向来都用这个理由。照《论语》的记载,子路批评“隐者”荷蓧丈人,说他是“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微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兼爱怎么就是无父呢?《孟子》记载有孟轲和墨家的辩论,可以参考。 《孟子》中记载有墨者夷之同孟轲的辩论。夷之提出墨家的主张:“爱无差等,施由亲始。”(《滕文公上》)孟轲主张“爱有差等”,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孟轲认为人的爱本来就是有差等的。他问夷之说:“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滕文公上》)孟轲认为人爱他的兄的儿子自然比爱邻人的小孩为甚。人本来爱他自己的父母胜于他爱别人的父母,爱他自己的子女胜于爱别人的子女。如果“爱无差等”,那就要爱别人等于爱其亲,或爱其亲等于爱别人。这种办法,可以是将爱别人的爱加多,也可以是将爱其亲的爱减少。无论如何,一个人爱别人与爱其亲中间的差别是没有了。如此,则不足以见其父之为其父。所以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孟轲对于“施由亲始”没有辩论,大概他认为这并不解决问题。如果因为在原则上人本来应该先爱他的亲,这就是他视他的亲重于别人,这就不是“爱无差等”了。如果因为在事实上他的亲在他附近所以他应该先爱他,这个“应该”就是有条件的了。假如他的亲不在他的附近,他就可以不必“施由亲始”。如此说,虽然“施由亲始”,但还是“无父”。 孟轲主张“善推其所为”,(《梁惠王上》)这就是他所谓“一本”。他说:“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滕文公上》)从“老吾老”“推其所为”“以及人之老”;从“幼吾幼”“推其所为”“以及人之幼”;孟轲认为这是从“一本”推出。所谓从“一本”推出,其实就是以自己的宗族为本位。 在当时阶级斗争的情况下,孟轲所反对的,首先应该是法家,可是,孟轲虽然在思想上处处都是与法家对立,却没有明确地点法家的人的名字。在表面上看起来,他所批评的对象,主要是道家和墨家,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轲引孔丘的话说:“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尽心下》)孔丘和孟轲都认为,似是而非的东西,比显然非的东西更可恶。因为它容易同真正是的东西相混。莠是像庄稼苗的草,这种草比别的草更可恶。紫的颜色似乎是红而不是红,容易同红相混。“乡愿”是一种“老好人”,似乎是有“德”,其实是“德之贼”。(同上)孟轲认为,道家与墨家主张“为我”、“兼爱”有可以导致“无父”、“无君”的结果,这样就违反他认为的最主要的道德原则,助长当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大乱”。所以认为它们是“似是而非”,那就应该“辟”(批判),应该“距”(反对)。 至于法家的主张,孟轲认为是显然非的。没有什么可以辩论的。所以他只笼统地说:“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离娄上》) 法家主张富国强兵,用武力兼并,用合纵、连横的外交政策,以辅助军事上的行动,用“尽地力”开辟荒地,发展生产,以达到富国的目的等等。孟轲把法家的这些主张和行动,都说成是罪状,简直是“罪不容于死”。照孟轲看起来,对于这些人就只有判刑轻重的问题。

没有辩,只有批评,你最好去买一本看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