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画家和他的孙女阅读答案?

186 2024-06-02 01:47 admin   手机版

1.请概括出小说前三个情节的共同点。(2分)

婷婷    →爷爷    →祖孙    →爷爷          。

2.如果将画家的“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一句话改成“树枝与树干应该哪个粗呢?”或“树枝是不能比树干粗的”,好不好?为什么?(3分)

3.婷婷性格中最突出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性格特点的语言描写的句子(最少找出两句3分)                       

4.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小说中“画家”这一人物的看法。(3分)

5.小说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画家祖孙两人对“画”的看法。试从小说中再找出一例,并简单分析其作用。(3分)

6.从深化小说主题的角度为小说选择一个最好的结尾。(2分)(   )

A.画家望着孙女的获奖证书,傻了。

B.画家心里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二样呢?”

C.画家望着获奖证书,勃然大怒:“这不是把孩子引入歧途吗?”

D.画家拿着获奖的画去问婷婷:“蛋怎么会比鸡大呢?”

【参考答案】

1、画画;否定、批判、批评;争辩、辩论、讨论;哑口无言、无话可说、没话可说。

2、不好。原句是反问句,语气强硬,突出了爷爷的自负(或自以为是),是企图用“常规”规范孩子的思维。改句是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句,协商语气,人物形象就与后面相悖了。

3、是想像大胆丰富,她的一些反常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创新精神的萌芽。语言描写: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还粗呢?” ⑵“没见过的就没有吗?”或“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3)“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4、“画家”这一形象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们要求孩子走“正道”,即在学习上要循规蹈矩,按固定的套路去思考、解决问题,绝不能异想天开。他们对孩子、对学生的教育,是以扼杀人的创新精神为代价的。(2分)画家式的人物在我们的学校、家庭教育中太多了,他们启发我们反思: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

5、如爷爷的评判与孙女的画获国际大奖的事实对比。(或国人与洋人的对比)这一对比揭示出中外两种教育、评价观念的对立,启发我们反思我们教育中那种因循守旧,排斥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弊端。

6、B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