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宽容理解别人美学?
当然出于一个很自私的原因:完全是为了我自己呀!
人生在世,为什么要善待别人、宽容别人、理解别人?
因为如果不善待别人,别人也不会善待我,做人怎么会开心?
如果不宽容别人,自己老对人对事念念不忘,那心灵的负担得多重,人生怎么能轻松得起来?
如果不理解别人,那如何知己知彼,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就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呢?
善待别人,不等于虐来顺受;宽容别人,不等于纵容伤害;理解别人,也不一定要迁就别人!
不必心灵鸡汤,就是功利主义,为了自己过得更好,所以要善待别人、宽容别人、理解别人!
二、如何理解我们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宽容别人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后果,包括减少负面情绪、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增强社会支持感和人际关系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减少负面情绪: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受到伤害时,宽容别人可以减少我们的愤怒、怨恨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这是因为宽容别人意味着接受现实,避免反复思考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宽容别人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当我们可以放下怨恨和不快时,我们会感觉更加轻松、自由和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状态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
增强社会支持感和人际关系:宽容别人还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会支持感和人际关系。当我们能够接受别人的错误和缺点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别人建立联系和信任,并且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宽容别人不仅可以让别人感觉更好,也可以让自己感觉更好。当我们学会宽容时,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减少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论语六则中理解和宽容别人的句子?
理解宽容他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论语六则》中理解和宽容他人的句子有:
1.“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四、理解与宽容的成语?
推己及人tuī jǐ jí rén[释义]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语出]宋·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辨形]及;不能写作“急”。[近义]以己度人设身处地[反义]诿过于人[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五、渴望被理解宽容的文案?
1、人表达的永远不是他所说的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2、我们生来孤独,但绝不是一个人。我们生性孤僻,但绝不是不懂得温柔。我们渴望被理解,我们渴望被拥抱,却忘了如何好好爱护自己。在冷冰冰的世界之中,保持好仅有的温存,与之抗衡。
3、最近觉得自己遇到了生活瓶颈,上不去,下不来。特别渴望被理解,被关怀,不希望看见无奈和失望。努力的想要做好一切,结局却总是差强人意,真的希望生活是两个人一起在努力。
4、聊天时候说话人表达的重点永远都不是说话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5、年纪越大,越不愿吐露心声,越渴望被理解,也越来越多的焦虑、彷徨、不安……日子依旧,能怎样?
6、生活中,我渴望被理解,因为当我的付出被理解的时候,是对自己付出最大的认可。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很享受因为坚持得到的东西。
六、有关宽容理解的作文素材?
宽容别人是对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的观念释然.而宽容自己则是一种豁达\冷静与理智,宽容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
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我觉得宽容就是在心里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事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事原则.虽然要想做到宽容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从生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那样你离宽容就越来越近了,经过不断的积累,最后你就会达到你的目的--宽容.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
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宽容的可贵不只在于对同类的
认同,更在于对异类的尊重。——这也是大家风范的一个标志。
宽容有三种境界,可以养鱼为喻:最初级的境界是玻璃缸赏鱼,只让
它在一定的范围存在和活动;中等境界是池塘养鱼,因地就利,因势
利导,水肥鱼跃,鱼张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则是江海生鱼,千
形万类,任其自生,海阔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
和丰富。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
大的事业。
宽容是阳光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相关的话.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卡内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狠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卡内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过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漫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拥有宽容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两人分乘国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却仍驱行如故。骏马回到家中却浑身颤抖,草水不沾,待国马一番安慰--用鼻子亲近、同槽共食之后,骏马才恢复如初。
初看此文,很为骏马的野蛮和霸道气愤,更为国马的无能与懦弱不平。但是看到骏马的最后变化,又不禁为国马暗暗喝彩,为国马的宽容精神喝彩,为宽容所带来的和谐和喝彩。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宽容最终将使伤害你的人情愿意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接受自己良心的审判:骏马正是被国马宽容的心境所震动,而自责不已。这种无声的教育终将让良心未泯的伤害者受到正义的感召,走向正直的人生。"廉蔺相交"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倘若蔺相如也是个小肚鸡肠之辈,与廉颇斤斤计校、毫厘必究,恐怕赵国早已被强秦所吞并了。正是由于蔺相如的为国家不计个人利害的宽大胸怀,感召教育了廉颇,才使他负荆请罪。廉蔺相交,使强秦虽拥重兵而不敢轻易举兵伐赵。宽容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宽容的结果是使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惟宽可以得人"实属至理名言,反之则会步履艰难,甚至逐步走向灭亡。国马宽容了骏马,二马从此后并驾齐驱,共同走向辉煌。"力拔山兮"的项羽,缺乏宽容,先是屡出奇计的陈平和善于用兵的韩信离他而去,最后连最亲近的"亚父"范增也被逼走,只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可见,只有真正拥有宽容,才不会四面树敌,陷于窘境。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国马的做法:它的宽容使骏马自愧不已,接着又用宽容去安慰骏马,使之成为己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宽容别人,也是宽容了自己,给别人一些空间,你获得的将是一片蓝天。让我们拥有这片蓝天,拥有宽容吧!
国马和骏马的故事,理应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面镜子,反省自己,理解别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日益紧张,时下不是有"生意场上无父子"的说法吗?一旦有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冲突时,有些人就会丢弃宽容,拾起"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刀,劈向对手。其实,这些人不懂得宽容的意义。宽容,是幽谷香兰,使人愈嗅愈香;是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
当然,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不看对象的宽容。宽容的对象必须是"骏马"而非"劣马",是一些良心未泯、幡然改过之人,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违法乱纪的恶人,决不能宽容。
古语说:有容乃大,能让为高。让我们拥有宽容的心灵吧。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丽的风景。
5话题-------宽容
材料一、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材料二、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对于“宽容”,你有怎样的体验与认识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
自拟。
[提示]
“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当今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宽容”,必须有开阔的胸襟与全局的眼光,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在许可的范围内恰当地行使“宽容”之心。
这一话题如果写成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在叙述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地结合议论,有分寸地点明“宽容”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习作者文学功底比较扎实,本题还可以写成抒情色彩浓郁的散文诗等。话题材料一是则寓言故事,从国马的角度来审视,它具有宽容博
大的胸怀,能不计较骏马的侵犯,作文时可合理地加以引述。
[例文]
小议宽容
高清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寓言中动物的宽容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宽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宽容呢?其实,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如水。
通常的“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
宽容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从寓言中我们看到,犯下过错的那匹马已认识到自身的荒谬而羞愧难当,这时被咬的马体现出的宽容与安慰,便恰似一团火焰,明亮而温暖。宽容,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两匹马之间的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是诗。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宽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宽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七、中庸中对仁爱宽容的理解?
仁爱是什么?有时候,仁爱是一种身体力行、点点滴滴的行为,它不仅让别人受益,也会让自己有收获。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第一是“恭”,恭则不侮。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那他就不会轻易招致侮辱。尊严这东西你越拿着它,越看着它,他越脆弱,但是你把它放在心里,表达为一种从容谦和的态度,那么它就存在。
第二是“宽”,宽则得众。禅诗里面有句话:“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一个心宽的仁,看到的世界一定是宽阔的境界;而一个小心眼的仁,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狭窄的天地。
第三是“信”,信则人任焉。就是越有信用,就会得到更多的任用。也可以说,你的职业生涯越宽,老有人给你机会。有些学生资质平平,但是为人笃诚守信,他到一个地方就能守住信誉,给一件事就做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机会就会越来越多。一路走下来,两年三年,也许看不出来,但五年十年,你就会发现,他越干越好。这说明,诚信人品比专业技术要重要得多。
第四是“敏”,敏则有功。谁敏锐、敏捷,谁就能够建功立业。敏,还表现在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自省,对环境的观察上,能够防微杜渐。对变故和风险能先有知觉。
第五是“惠”,惠则足以使人。用宽慧之心面对你所有的下属,你才使唤得动别人。不但在精神价值上肯定下属,还能在利益上与他们分享,你就能够得忠臣死士。什么是宽惠之心?你从大局出发,不计较属下的小过,你就会得到更多的拥护。有这样一种心态,你就能够得到一个团队真正的尊重。
从孔子到孟子,都告诉我们仁爱可以作为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人有了仁爱,并不是要去做好好先生,而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分出来谁是真正的好人,谁是真正的恶人。
孔子还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是指那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谁都不得罪,你觉得这种人好吗?孔子说这才是“德之贼”,是道德败坏的人。就是因为有这些经常和稀泥、没有是非标准的人,才纵容了不好事情的发生。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提倡宽容善良不是毫无节制。真正的仁爱一定是有原则的,一定是是非恩怨都分明的,所以能够疾恶如仇的人才是心中有大仁爱的人。
仁爱怎么来呢?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的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的发问,而且稳定问题别好高骛远,多问一些跟身边生活有关系的事,那么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学习的范围要博大,情怀要宽广,但是思考与行动一定要跟当前现实的问题有关,点点滴滴,朴朴实实。如果把学习、智取和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话,仁就可以实现了。这是一种远大志向跟朴素行为的结合。
所以,仁爱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提升的一种修养。仁爱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力量,它能影响别人,也能影响自己。仁爱最终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温和、雍容、大气的状态。
八、心存理解,爱心,宽容的高中作文?
开头详细吸引人的标准话语,然后中间可以列举一下理解爱心宽容的事例或者人物结尾的话做一下总结,收束一下,尽量写成议论文。
九、辩论宽容和不宽容别人的好处与坏处?
宽容的好处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
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已。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做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心等,于是勃然作色,怒从心头起。此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已,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拙然不值!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党同伐异的事不胜枚举。其实质源于人的自高自大的狭隘心理,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对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一概排斥、贬低,甚至明枪暗箭,自己也弄得神经紧张,终日心事重重。要知道,宽容地与人相处,也要宽容地接受各种思想意识。想要将自己的思想强迫推销给别人,去改变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要培养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畅的涵养。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已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也宽容。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由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十、关于理解、体谅宽容人的句子?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宋·朱熹)
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宽容是文明的惟一考核(海尔普斯)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宽容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爱之深,责之严(法国)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宠是害,严是爱
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教不严,师之隋
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责人要宽,责己要严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警句解读:
宽则得众。
——语出〈论语·阳货〉。意为: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语出〈荀子·非相〉。意为: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