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都是说你说的话吓到了别人,还有就是可能是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说的话,当时说的话不对,得罪了长辈,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应该怎么说,这个就要分情况了,当然,前提是我们都应该尊重长辈。
数学教学怎样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谈话法又被称为问答法,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及解题技巧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综合性智力。
一、谈话法的基本特点及类型
谈话法是一种比较传统且发展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适应范围比较广,教学效果良好。谈话法使用方便、灵活,在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等教学环节,特别是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谈话法所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
第二,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话法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利于学生发展表达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努力,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第三,有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使用谈话法,教师可以迅速直接的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及
时的获得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适时适度的改善教学中的不足,及时的补进和修正课堂中的问题。第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使用谈话法使用的时间比较多,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进程;
对于学生完全不了解的知识,教师不能使用谈话法等。
二、谈话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话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多,效果比较好,不断被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提问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也逐渐的加入创新的元素,结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来由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形式,逐渐的向师生“对话式”的方式改进,逐渐的走向“课堂回归学生”的趋势。
例如,在学习“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时,首先,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10 月 1 日是国庆节,校园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纸花.同学们做了黄花 25 朵,紫花 18 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编写相应的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①同学们做了黄花 25 朵,紫花 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 朵。做了多少朵红花?②同学们做了黄花 25 朵,紫花 18 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 朵。三种花一共做了多少朵?③同学们做了黄花 25 朵,紫花 18 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 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或者做的红花比紫花多多少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将问题①作为例题,开展具体的授课过程。
三、小学数学教学使用谈话法要求
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谈话法需要教师与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首先,教师需要吃透教材,充分的挖掘教材与课标中的内容,充分的掌握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的水平,充分的掌握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需要;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以及给方法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有效地开展提问与回答的教学过程。再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有效的问题。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预期学习效应设置一些备用问题。(2)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复习与预习所学知识或已学知识。
2、提问需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具有针对性。课堂中的具体问题是谈话法教学中最主要方式,它是贯穿整个教学的核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准确的紧扣教材,并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明确、具体、避免模糊、空化,问题难以需要始终,并且能积极的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能动性。
3、注意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需要。教师的提问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的活动,教师设置的问题以及提问的方式学要充分考虑学生整体惯有的学习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整体与个体的不同性质的、不同量的学习需要。例如,小学生比较喜欢在一些小游戏中学习,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偏向于趣味性,教师的提问可以具有竞赛性质,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性的回答。
4、注意提问的方式。教师提问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然后在指定某一个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需要照顾到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耐心的听取学生所说内容,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能够认真的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积极的思考,然后准备对其他同学的不完整回答进行一定的补充。例如,在复习多边形面积时,教师设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的计算方法”“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的计算方法”“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高、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的计算方法”“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比较”等为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问题进行回答。
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运用谈话法教学时,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积极引导全体同学的思考与动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认真听取学生回答过程中,有效地获取学生回应的反馈信息,及时有效的调整提问的角度、范围、深度,有效地调控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顺利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快速的找到思维与解答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