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能力其实是个综合能力,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演讲,首先是要有好的内容,内容来自于逻辑思维能力,有条理,爱问题够深度。能够按照合理的顺序表达,陈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培养逻辑思维也是很必要的,孩子大约从8岁开始就有了这种能力,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跟孩子谈话,辨论,让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不仅能够提高演讲能力,对于以后的学习,写作,独立思考等各方面都大有好处。
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这里面包括正确的发音,口齿清晰,普通话发音标准。有些“胡建省”等地的小孩子,hf等拼音分不清楚,就是因为小时候一直用不到那些发音,如果孩子能从小说清楚普通话,那些发音都不是问题。
表达能力,还包括合适的语速语调。这方面平时多注意,多与各类人沟通,有机会把自己说的话都录下来,反复听,就能找出哪里不好,哪些地方不清楚,有问题,不悦耳,然后再改进。
三:好演讲者都有好的台风,得体大方。这个需要孩子平时多见世面,多经历各种场合,就能做到不卑不亢,自然大方。
当孩子到了4岁的时候智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时候的孩子对自己的语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控制能力。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老师应该好好培养孩子的演讲能力。
4到5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讲今天自己和小朋友的故事,讲自己今天吃的什么,将自己看过的小故事等等。特别很多小朋友一坐到饭桌前,就开始给爸爸妈妈开始自己的“演讲”。很多家长这个时候会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而阻止孩子继续讲下去,其实这种做法是在扼杀孩子的演讲能力。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演讲能力呢?小米老师教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一、户外训练法
家长可以利用带孩子外出散步、郊游时,一路能看到的风景为演讲基础。
让孩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时间大概是1分钟左右,当然,一开始小孩子说不出那么多,咱们可以引导他从颜色和形状开始,慢慢深入下去。比如,外出郊游爬山,可以问孩子:山上看到很多野花,你觉得这是什么花呀?它有什么特征?你喜不喜欢它?可以引导孩子开始从花的颜色、花瓣、气味讲起,然后介绍这种花的品种、习性等等。
二、自我介绍训练法
家长可以每天跟孩子玩做自我介绍的游戏,每天ongoing不同的主题来介绍自己。主题包括,自画像、自我描述、读一首诗、讲一个小说类的故事、讲一个非小说类的故事,最后是家长对孩子描述的一段文字。这个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三、讲故事训练法
每天家长可以在睡前给孩子讲绘本,做一些讲故事的游戏,帮助孩子掌握游戏的构成。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故事袋这个游戏。家长需要准备一个袋子,袋子上面贴的主题是任何词语如森林之子,当然这个主题你可以随意更换的!
袋子里放入一些贴纸,比如彩虹、恐龙、城堡等等。然后孩子从袋子里抽三张贴纸出来,抽到后就根据“很久以前”这个主题开始结合贴纸的内容编故事,如果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玩,他们会更加兴趣高昂。整个过程很能锻炼孩子叙事完整性、逻辑性,有人说演讲其实就是在讲一个一个的故事,那么从讲故事入手来锻炼演讲也再合适不过了!
演讲教练龙兄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只学一个技能就可以让你的人生发生改变,那么就是演讲。这话真是发人深思,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主席都是通过演讲上台的,而不止美国很多国家在先领导人的时候都需要公开演讲,之后看民众的投票。而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公司选一个职位时需要演讲。
所以从小培训孩子的演讲能力,等于给孩子装上一对飞向成功的翅膀。
道理都懂但是很多家长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就像一坨扶不上墙的烂泥。交了钱去学习,老师却说孩子都不敢上台,给孩子在学校申请做主持人,孩子却不敢上台.......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不合适演讲了呢?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出色的演说家。
只要家长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孩子肚子里有料: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夏天的晚上换个小板凳听头发花白的奶奶讲故事《七仙女》《梁祝》《蛇仙》等,奶奶不但会讲还会唱。而今天我顺利从事培训行业最先也得益于奶奶的故事。
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读诗歌,读美文,甚至练绕口令等等,平时有意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开放孩子的思维,比如问孩子:为什么你喜欢这个衣服,你可以说三个以上的理由吗?为什么你今天不想上学呢?
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对于语言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更强。从而肚子有料,上台不慌。
2、创造环境让孩子说:
给孩子讲两三次故事后让孩子自己讲,在孩子讲故事时要及时反馈,给孩子支持。这时最好是全家总动员,给孩子创造一个舞台。孩子,爸爸,妈妈同台竞技,欢乐多多,进步也会多多。
3、学会复盘进步快:
家里的舞台在表演时可以用手机或者相机录起来,之后放给孩子看,让孩子从小学会复盘才能成长得更快。
这三点做到位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
演讲能力的重要性,我这个笨嘴拙舌的人太有切身体会了。
不要说在大众面前演讲了,就是面对领导,本来想得好好的话,都能舌头打结儿,一不小心就说错。真不知因为表达能力不好而错失了多少机会。
因此特别急切地想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演讲能力,虽然自家孩子尚小,还不太能付诸于实践,但看过不少相关资料书籍,对如何提高孩子的演讲能力,多少有点心得。
首先,扩大孩子的词汇量是基础。
演讲肯定离不开遣词造句,一个词汇量很匮乏的孩子,很难想象他会做出精彩的演讲。
除了让孩子多阅读之外,利用平时的日常生活,也可以随时随地训练孩子,帮他掌握运用更多的词汇,随意说出一个字,让孩子组词,再扩展为一个句子,最后再用这个句子描述一个场景或编一个故事。
通过不断地这样练习,日积月累,必然可以加强孩子对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其次,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提高思维能力。
虽然演讲是以词汇为基础的,但也不完全是词藻的堆砌,真正好的演讲贵在传递的思想。
因此多给孩子讲些有趣有深度的故事,提供机会让孩子增长见识,培养其思考能力,都有助于演讲能力的提升。
第三,进行刻意练习。
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都是演讲的加分项,可这些光知道没用,一定要反复练习。
主持人王芳就提到,她经常帮女儿录制演讲视频,这不仅让孩子克服了面对镜头的不适和闪躲,也有利于孩子清晰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进步。
演讲是门硬功夫,鼓励孩子坚持,不断取得进步吧。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教育领域的最佳洗脑话莫过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为了发展孩子一技之长投入大量心血为孩子铺路,那么对于孩子演讲能力的培养,小编从一个职业人角度给出下面建,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相信一个在工作中做到管理层,或者很棒的牛人是离不开表达、沟通和演讲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演讲,以自己在思维方式、经验和积累,个人认知和真诚沟通向他人传达自己的观点或见解,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对话,彼此迸发出新的感知和创造力。
01会演讲的人都会提问
我们与他人交谈过程中离不开提问,用提问来激发对方“想知道”的好奇心是演讲者善用的技巧。据演讲经验丰富的人透漏,能成功说服或者打动别人的人,几乎都是提问高手,因为他们能恰到好处地勾起听众的兴趣。人的本性就是,当自己遇到未知的东西时,忍不住马上想寻求答案。当然在提问的时候也要注意给观众思考的时间,也算是一个很好的互动。
02捕捉演讲内容的画面感
在演讲中,干货的东西往往很难让听众注意力集中,因此视觉感,画面感的呈现会为演讲加分,口头表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或者“大家可以稍微想象一下吗”这样的表达,也可以结合PPT图片等辅助工具。让听众进入想象模式之后再接着演讲,就不会那么枯燥。
03演讲内容有料
相信每一个去听演讲的人出发点不是图个乐趣,而是想要收获新的见识,学到跟多东西,因此光有趣还不够,有料的内容是核心。要提醒的是有料的内容往往需要更多的案例和说服力很强的亲身经历等,也就是演讲中的场景化很重要。
总结一下,我们不能说服所有的听众,但至少可以努力成为一个能说服听众的人。在演讲中善于利用否定和提问等技巧会勾起听众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演讲的内容,对既有料又有趣的演讲,相信听众会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