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风伴流水 细雨点落花——浅析肖培东课堂教学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1-13 17:04   点击:11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直疑惑何以肖老师将“浅浅地教语文”作为自己的追求,直至看过肖老师的三本书,听过他的数节课,写下十几篇学习笔记,笔者方悟:浅中有深意,浅处有妙音。笔者溯“浅”而从之,以《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为例,对肖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深度探究,发现其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是情感与理性兼而有之,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汪曾祺说:“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沉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要了解一位教师,最好的方式也是从他的语言入手,真正优秀的教师总会有自己与文字打交道的方式。以下,笔者将从肖老师课堂语言的情感与理性之美入手,探究其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    以感情唤醒学生的心灵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教师的职业状态应该是“情感投入,和谐一致,尊重学生”。语文教师以课堂作为自己的职业主场,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将承担重要的育人功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塑造自己的灵魂。肖老师课堂语言的抒情性能极大地引发学生共鸣,在“共情”中不断走入文本深处。

1、在巧妙引导中入情

语文教师的引导能力是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依托于情感的引导方式易使学生迅速找到自己与文本的契合点,在想象中入境。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肖老师为了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角度思考柳宗元对西山的情怀,他说:“同学们,我们来看,那一年,那一日,柳宗元坐在法华西亭,望到那座西山,心向往之,于是就一路跋涉,登到西山的峰顶,遍览西山秀色,迟迟不愿归去。”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让学生如临其境,如感其情,学生想到“赞西山”“醉西山”“恋西山”,逐步走近作者的心。一位学生说出“望西山”,肖老师又发现了新的生长点,他引导学生想象柳宗元眼看西山,心向西山,情至浓时还可用“忘”字,意境又丰。引导过程中,教师以情为线与学生情感相接,在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中深化情感,领悟文本。

2、在真诚评价中用情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的成功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王楠《教学语言艺术》)肖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情感评价。讲《山羊兹拉特》一课时,肖老师让学生体会“咩”声含义,一个学生自信地说“我觉得我读得挺好的”,肖老师的评价非常暖心:“一个自信的女孩在我们这个班级里出现了。”那个“自信”的女生,想必此生都忘不了这堂课,这个老师。执教《山水永嘉,飞翔语文》一课时,一个感觉自己无法回答好的学生想把话筒递给别的同学,肖老师说“啊,你放弃了一个飞翔的梦想。同学,不可以。飞翔是可以停滞的,但是不能够放弃。我觉得你能够飞翔起来!”这种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其影响或可持续一生。《沙之书》一课,一位学生的回答让肖老师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我必须承认,这位同学概括得比我更加简洁。”课堂上,很多教师哪怕错了都要千方百计找出理由维护自己的所谓“师道尊严”,而肖老师勇于承认“弟子不必不如师”,其胸襟、气度让学生敬佩,也让学生对自己有了更美的期待。从肖老师的评价性语言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真诚的情感和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

3、在自然生成中传情

讲《山羊兹拉特》时,一个学生将阿隆与山羊说成“两个人”,意识到自己是口误,肖老师马上抓住这个契机,说“你就说两个人,你这时已经和阿隆一样觉得这只山羊是人了。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将错就错,错中有真情。肖老师的生成性语言恰逢其时,将学生的自以为误转变为另一种角度的正解,对情感的解读巧妙而自然:“因为爱,成全了一切;因为爱,感动了上天,送来了暴风雪,也让我们找到了一座温暖的草堆。”肖老师以语言传情,让课堂所有的寻觅至此都有了价值,无论是暴风雪,还是草堆,都成了情感的催化剂,都为情感蓄势,最终烘云托月,将“情感”推上了至高点。课堂生成从来都是教学中不可预期的“美景“,教师需有智慧,方能洞见”文心“,以情”雕龙“。

二、    以理性启迪学生的思想

朱光潜说:“美是文学与其他艺术所必具的特质。”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更应追求美的境界。在肖培东老师的课堂语言中,情感之美俯拾皆是,而理性之美深蕴其中,二者美美与共,打造了他“浅浅”的课堂模式。他教学语言中的理性主要体现在问题设计、思维训练等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逻辑严密

问题的设计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技术侧重方法,艺术更讲究美感。在肖老师的课例中,我们会发现他对于每一课的问题设计的角度都体现了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他对于文本的切入与解读既精准又独特,展示了一种理性之美。在《山羊兹拉特》一课中,肖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情感的变化,他问:“情感成了这篇文章打动人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这种爱、这种情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它是怎样凝聚,又怎样变化,最后达到高峰的呢?”“凝聚”“变化”“达到高峰”这三个词语的顺序安排体现了一种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与阿隆在暴风雪前后、决定卖山羊的时候的情感变化一一对应,很好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孔乙己》一课中,肖老师的问题设计更显匠心。他由“记得”导入,让学生分别思考“你们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小说中其他人记得孔乙己的什么?”然后思维一转:“你觉得这些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学生由孔乙己对于其他人的“可有可无”“无所谓”,发现孔乙己其实是一个“被忘掉的人”,前面关于“记”的问题都是为了认识“忘”的实质,一切“记得”都是为了读懂“忘却”。这种设计之中体现的思辨性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孔乙己的悲剧。

一个优秀的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发乎情而止乎“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让阅读走向理性的高度。

2、比较式思维训练深化主旨

比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法。肖老师在课堂上常以此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1)在比较中体会情感。《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肖老师带领学生以不同的朗读方式读出从容、幽默、沉重、心痛、惬意的感觉,在情感的比较中渐渐接近文本的内核。《菩萨蛮》一课,肖老师采用换字法,将“人人尽说”改为“人人只说”,”未老莫还乡“改为“莫老不还乡”,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顿明作者以此曲言思乡之切。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肖老师改变言说对象,让学生由与女房东对话改为与花对话,人与人言成为人对花语,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到花语有深意,亦有深情。

(2)在比较中挖掘主题。《在沙漠中心》一课,肖老师引导学生把题目改为“在沙漠中的心”,添一“的”字而意境迥异,目的自明,让学生“记住这颗在沙漠中的心”,然后总结文章的手法是心理描写,也与“心”相关:“那颗心为了人类的进步,穿越了痛苦绝望,最后抵达人生的平静和坚强,所以学这篇文章,就是要从心理描写过程中读懂并珍惜这颗沙漠里的心。”这种与文本原标题的比较,让“心“有了更丰富的意蕴,让文本的主题更明晰,让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更深入。

(3)在比较中拓展深化。《皇帝的新装》一课,肖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皇帝的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等,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与其――不如”这种句式是肖老师非常钟爱的一种句式,暗含一种比较之意。学生想到“闹剧”“谎言”“诚信的试金石”“心灵的透视镜”“对诚实的考卷”等,肖老师将之指向那颗心:“与其说是皇帝的新装,不如说是皇帝的‘心’装。“新装”与“心装”的比较让文本向更深处漫溯,由“新”而“心”,由表象而实质,由身体而灵魂,这是这课的“心”,也是皇帝等大人的“心”。

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高度源自教师的理性思考,惟思之深,方见之深;惟引之深,方达之深。

在研读肖老师课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真正的教学艺术之美需要感情与理性自然融合。感性如微风伴流水,在陪伴中唤醒;理性如细雨点落花,在“点化”中启迪。教学佳境自非天成,问道亦需慧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