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丽是什么语言风格
新丽的语言风格是清新明丽、新颖新奇。诗歌语言清新又有秀丽之意,就称之为新丽或清丽,即清新秀丽、新颖新奇美丽。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二、小说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审美风格吗?
小说的艺术特色之中,语言特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核心价值的特色之一。所谓妙笔生花,好的语言和文笔,才能更加的突出小说,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更好地增加它的精彩度。
三、诗经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诗经》是一部汇编而成的乐歌总集,其作者不一,内容各异,故其艺术风格并不完全一致,而艺术成就也高有别。概括言之,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赋、比、兴地表现手法;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1、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
《诗经》主要产生于我国古代北方地区。作为文学作品,它以艺术的形式体现了西周至春秋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重人事、重实际、重现实的思想特征。
反映在艺术风格,尽管《诗》三百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化,但就总体而论,却不能不说朴实而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其基调。
2、斌、比、兴的表现手法
前人从《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归纳出了所谓“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对《诗经》艺术技巧的概括和总结,而且准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基本特点。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不仅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中国占代诗歌艺术民族特色的具体表现,也是对我国诗歌艺术宝库的杰出贡献。
3、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这一艺术风格直接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直率地表达感情,《诗经》中的作品,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紧贴现实生活,不作无病呻吟,感情真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不少作品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情调。
作者善于运用写实的手法,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刻画那些颇富特征的细节或生活侧面,抒发淳朴真挚的内心感情。作品不事雕琢,自然而然从心田流出,这种朴实、自然的风格美闪耀着现实一主义精神的光辉。
扩展资料: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
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四、相声语言的艺术特色有那些?
相声的语言特色
1、通俗易懂
如果说,通俗易懂是曲艺语言的共同特色,那么,对相声来说,恐怕应当冠之以“更加”二字。不论对口相声还是单口相声,都采取聊天、话家常的表现形式。相声必须口语化,才会有亲切感和幽默感。相声语言口语话的特色,单口相声表现得特别突出。通俗易懂归根结底还是语言问题。句子简洁干净,绝少拖泥带水的附加成分,反映了口语话的特色。
2、生动明快
语言生动的精髓在于形象化,切误抽象笼统。不论刻画人物还是表现事物,精心选择富于形象的细节,并通过确切的语言加以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的生动与细节的精巧密切相关。语言明快,就是痛快淋漓,常常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但因扣紧人物性格,给人以明快犀利之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技巧和魅力。
3、朴实含蓄
朴实含蓄,就是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于平淡中显神奇。皮厚的“包袱”内涵较为深邃,表现形式又较为曲折,曲径通幽,溅入佳境,讲究余音、回味,属于通常意义的朴实含蓄。
4、灵活多样
相声语言灵活多样有着多方面的表现,诸如同音谐音、同义近义、语义对立、一词多义等汉语语言现象的运用,对方言、土语、外国话的运用以及对其他曲艺形式和文学形式语言的运用等等。如引入土语与普通话加以对比,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抓哏取笑。这种艺术手法是有典型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