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有哪些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一,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第二,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第四,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1、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显得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2、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优越的文化前提。
3、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观念的更新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4、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门类的繁荣提供了异常坚强的物质支撑。
科技给艺术带来什么
0.76%―全球70亿人口中,只有如此小比例的人有机会走进全球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现在,技术希望改变这种情况。只要能上网,点进Google艺术计划页面,就能参观来自超过40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40000多件艺术品。 毫不夸张的说,Google艺术计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当然,是虚拟的。它通过3D导览,试图模拟人们在物理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还提供10亿像素质量的超高清艺术作品照片,让用户可以看到在博物馆中难以欣赏到的细节。 Google提供技术,博物馆提供内容。尽管博物馆早就致力于将艺术品数字化,但受限于技术条件一直进展缓慢。而技术,正是Google这种科技公司最擅长的,二者一碰撞,艺术数字化这辆车真正狂奔起来。 把这些艺术作品数字化是第一站,下一站是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作品,这又是互联网公司的先天优势―手握与用户接触的渠道。所有使用Google搜索,Google地图的人都有可能点进Google艺术计划中。关于这点,其实国内就有一个更好的例子―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官方最推崇的微信公众账号之一,国家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有26万用户,它存在于手机―这个离人最近、无时无刻不与人在一起工具里。 让人与艺术的接触更容易、更多,这会改变艺术的性质。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著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专门论述技术对艺术的改变。他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在原始时代,艺术品主要用于表达人们对神的膜拜,因此都带有神一样的“灵光”。其后这一膜拜功能逐渐降低,但仍伴随着艺术品的制作和欣赏,只是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而已。正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摄影技术的发明,艺术品更容易被展示被更多人看到,它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用本雅明的话说就是“灵光”消逝了。 “灵光”的消逝,伴随着艺术品走下神坛,使得艺术品开始与人平等的对视。相对于摄影技术,这一波互联网技术走的更远。 艺术数字化的本质在于,一方面打破物理限制,另一方面,将以往按照主题、类别、时间等线性逻辑分布的作品一个个拆散,每个作品被加上关键词,散落在互联网中,这是新的分类和组织方式,它直接带来了欣赏方式的变化。 这项计划的创始人Amit Sood举了他母亲的例子,作为印度人,他母亲非常喜欢黄金,所以只要搜索“黄金”,就会出现各大博物馆收藏的所有黄金制品。数字艺术时代,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不再根据某个专业人士布置的展览、或某本艺术史书的介绍来一步步往下深入,而是一种全新的、更碎片化的方式,互联网的方式。人们DIY各自欣赏艺术的方式,这也正是Google艺术计划鼓励的,为此还专门提供“用户珍藏集”功能。 在摄影技术时代,对艺术品的展示、解释仍掌握在少数艺术领域的精英手中,Google则将权力交给每一个用户。用户可以自己制作画集,并添加解释说明,这相当于一个个由普通人策划的展览,其中很多内容在博物馆和专业展览中不可能看到。比如其中一个名为“酷帽子”的展览,用户把所有跟帽子相关的画作放在一起,组成了自己的珍藏集。人们甚至还可以就此分享、发表评论。 它所带来的结果是,艺术品变得跟互联网上的其他信息一样平等。某种程度上说,用户珍藏集与图片分享网站Pinterest上的一个相册是何等相像。在网上,梵高的《星空》与Nobody拿手机拍的自家小狗照片可能会被放在同一个相册里。而以往,艺术品有博物馆这种实体建筑的保护,将它们与其他非艺术内容隔离开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凸显了艺术品的独特价值。 历史一次次证明,技术对事物的改变绝不会停留在外部形态上,而有更本质的影响。对艺术而言也是如此,上一波技术熄灭了艺术品身上的“灵光”,这一波互联网技术又将给艺术自身带来什么? 想看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关注商业价值微信官号吧!随时随地阅读、更方便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