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陶渊明田园诗是如何表现乡村美丽的?

142 2024-05-25 12:13 admin   手机版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在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历史上亦是一位贡献非常大的人。他在文学题材、审美情趣、人生境界、艺术境界等方面,对我国文学思想史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是划时代的进步。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第一个贡献,就是开创了田园诗。而陶渊明那高洁出世的伟大人格更为后人所称颂。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这就是后人向陶渊明的最高致敬!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所以陶渊明的文风清新自然,语言本色精致,意境浑然天成。在陶诗中找不到瑰丽的辞藻,奇特的意象,但读过之后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正如朱熹《朱子语类》所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笔者不断揣摩,从三个方面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魅力进行分析:

第一,创作的独立。东晋初期,玄学十分盛行,士人普遍将热情倾注于玄学,而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就某种程度而言,玄言诗已经失去了诗歌的文学趣味。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正是生活在玄言诗弥漫的时期,在那样的诗歌创作风气中,陶渊明将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一种“美”的境界,开创了田园诗的题材,陶渊明的田园诗向当时的玄学风气吹来一股清新自然的风,让他之后的文风为之一变。

与陶渊明同时代的文人,把山水带到文学当中来了,山水从此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文人心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这个“山水”只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看的,是一种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他们虽然身在“山水”中,但是心却在“山水”之外的。他们与“山水”、与自然并未融于一体。陶渊明不同于他之前的诗人,他是第一位自己下田,扛起锄头,自己种田的士大夫。在田园中,他对于自然不是欣赏和被欣赏的关系,他就是“田园”一部分,与自然已经融于一体了。他看自然,已经不是山水田园,而是牛羊鸡犬、村巷小路,是自然农村生活的全部。他把这些都带到了诗歌当中,如《归田园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评价道“: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这种独立创作精神让后世之人推崇备至。在经历了仕途生涯的沉沉浮浮之后,陶渊明终于过上了那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从此田园诗有了自己的底蕴。这些田园诗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一任天然,那样的清丽脱俗!诗人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独立创作的这些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二,内容真实生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各个历史朝代,都是最重视农业生产的。所以对于田园生活,我们并不陌生,也容易引起共鸣。让我们以《归田园居》为例,进行分析:

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这几首诗里,陶渊明并没有写他对田园、对山川有多么喜爱,对美景有多么欣赏。而是让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景色,这景色---微风好雨、狗吠鸡鸣是与心灵交融的,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其一中,“方宅”、“草屋”明显的写出了普通的农家院落,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没有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会成趣。陶渊明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景象就活起来了。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其二,陶渊明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诗人摆脱了仕途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

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其三,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从这几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陶诗的内容都是真切生动的。看上去平平淡淡的写出来,不加雕饰、不堆砌词藻,从田园耕作的生活里看出人生天然的乐趣。

最后,语言寄天真于哲理。陶诗的语言自成一体,很多诗篇都有着口语般的文字比如:在《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有“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蝉。”这很明显就是一种口语,但诗人却写到了诗作中,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移居》其二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琐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历来为文人引为风雅胜事。从这几个例子不难看出,陶诗的语言天真平实。正如叶嘉莹所评论的“渊明之本色,乃是如日光七彩之融为一白,有七彩之含蕴,而又有一白之融贯。”

陶诗的语言虽然天真平实,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陶诗用语质直中有工效,平淡中有奇奥,蕴涵深邃质朴的哲理。”

诗人经常把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认知形象化,把诗意和哲理、田园结合在一起,而诗歌极富韵味。陶渊明在诗作中所描写的那些田园风光是诗人所向往的世界,在陶诗朴实天真的外表下,蕴藏着作者身后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在陶诗中,田园的景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往往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常常寄托着作者深厚的人生哲理。比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这些诗句,都是将深厚的哲理蕴含在平时天真的语言之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明面的意思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而深层次的意思则是作者厌倦了当官的生活,想要回归到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中去。“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这句话是从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个中矣:学也,禄在个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是说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深层次的含义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出发,用生动的内容,用质朴平实的语言,用蕴含的深层的哲理,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田园风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无限向往、无限眷恋的情感。

陶渊明崇尚个性的自由、淡薄名利富贵,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在陶诗中,他追求的是真性情的自然的艺术魅力,而不是浓烈的色彩、辞藻的堆砌,诗作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平日的农村生活,反映的则是作者归隐之后的恬淡生活。在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在诗歌的形象中融入深刻的哲理,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③。质朴的语言是陶诗的一大特色,那种自然平淡的意境,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对于后世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唐代诗歌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田园诗的第一人,后世的王维、孟浩然等人继承了陶诗的平实素淡的文风。使得山水田园诗派成为唐诗中一道极为独特的风景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