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
熟人介绍,扩展人脉链条
参与社团,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利用网络,廉价的人脉通道
处处留心,学会沟通和赞美
创造机会,主动与人接触交流
大数法则,结识的人数越多,预期成为朋友的人数占所结识总人数的比例越稳定。
二、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啊?
曾经有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成功人生》的选修课上认识了我。一次下课后,他问我是否能给一点时间,他想和我聊一聊。然后,该大学生一口气向我提出三个问题“我现在感觉无聊、空虚,什么都没有意思,为什么?为什么要辛苦地学习、工作?人为什么要活着? ”我当时没有做任何回答。在后来的心理咨询中,我了解到该同学来自农村,中小学成绩优异,并顺利地考上大学。进入大学之前,该同学认为大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学生种种锻炼机会的圣地。进入大学后,该同学担心考试不通过,于是学习刻苦努力。然而,一年的亲身体验,该同学发觉要通过大学考试简直太容易了。该同学认为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临阵磨枪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渐渐地,该同学有这样感觉:大学校园中学习成绩优差不能说明什么。进入二年级,该同学的这种感觉愈加强烈,开始只是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不想听课,后来该同学发现绝大多数课程都没意思,上课经常睡觉,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丝毫兴趣。经过自己努力寻找原因,他认为是因为现在所学专业不是自己的理想专业。到目前为止,该同学对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毫无兴趣,甚至对人生的意义进行否定。
从表面上看,该同学从大学学习没有挑战性开始,得出专业与自己志趣不投,逐步发展到一切都无意义体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回顾整个心理咨询过程,我认为该生的无聊、空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人际关系的问题。
人际关系也的确是我们的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的学习效率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高于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同学。
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矛盾心态之一是: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的心理需求,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有的大学生不相信他人,不敢轻易与他人交往;有的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要求和期望较高;有的大学生认为与人交往就是与同学一起吃喝玩乐。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与人交往失败的原因。长期不与他人交往,如果个体主观上并不感到寂寞、孤立、无助等不良情绪反应,这是一种有益的独处,心理学研究表明善于独处的人应激能力强,是情绪成熟的标志。相反,如果长期不与他人交流,而使自己处于社交孤立状态,长期或严重的有不愉快的主观体验,并伴有难耐的精神失落感,则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则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而久之,则会导致人格失常。
因此,大学生朋友,我们也许应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相处过程中最好遵循以下原则: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统一体。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客观准确地认识到这些优点和缺点。有的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有的人只接纳自己的优点,有的人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有的人则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这些看法都不利于人际交往。事实上,发现他人的优点,也就是承认对方在某些方面比他人优越,对他人有价值,承认对方在人群中的重要性。正如杜威说的,人们最迫切需要之一是希望自己被重视。因此,仔细观察你周围人的优点,并且由衷地赞美对方的优点,满足对方的自我价值感。
坚持以对方为中心。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人们感叹到:相识容易,相处太难。当你回忆起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时,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当初为什么未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实,你是在责怪自己当时为什么不采取换位思考的原则。换位思考能帮助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当时的心情,接受他人的做法,减少一些误会。这已经于事无补了。因此,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以对方为中心,用对方的思维来考虑处理问题。此外,以对方为中心可以让对方有种被尊敬的自我满足感。人们常说,你敬我一尺,我会敬你一丈。于是,双方会更加相互尊敬,相互欣赏。青年大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不仅需要自己的维护,而且也要得到他人认可。因此,试试以对方为中心的原则吧!
调整对他人期望水平。大学生容易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理想化、完善化。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不应该有丝毫虚伪、自私,一旦发现他人有隐瞒自己的地方,心理不能接受,立刻与之断交,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是大学生对交往对方的要求过高,期望不适当的直接结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隐私。大学生对独立性的要求更强烈,所以,我们在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向对方提出合理的要求。如果发现别人有事隐瞒你,要理解对方,宽容地接纳对方的做法。
三、谁来介绍下世界关系学的主要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学科新、发展快。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
年代初才传入我国。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