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如何沟通好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9-20 13:33   点击: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导语: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家长与班主任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然而,班主任与家长用何种策略沟通,决定了教育有效性的程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如何沟通好 一、沟通之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准备,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和内容。

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一定要想明白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问题真的严重到了非要和家长沟通才能解决吗?通过沟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想明白了这些问题,班主任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的计划。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要通过与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其父母的性格、爱好,对孩子的期望值等;其次要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具体设计沟通方式和方法;最后还要对沟通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的情况,提前做出设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沟通失败。

3.详细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要将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清楚,尤其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情况。班主任一定要对违纪事件作深入调查,是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还是学生本身的问题?抑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针对这些问题,自己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随后与家长的沟通中有的放矢,灵活自如,进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4.选择时机,事先约定。

很多时候,班主任之所以还没有切入正题就被家长拒之门外,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不高或沟通技巧不过关,也不是因为家长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例如,当家长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或者正赶上家长情绪低落的时候,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般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所以,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然后通过电话或其他形式与家长“预约”后再进行沟通。这样,家长就可以在自己最宽松的时间全身心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二、讲究交流的策略和艺术

每个家长的脾气和处事方式都不相同,有的家长喜欢多听孩子的缺点,有的家长则无法接受老师批评自己的孩子,如何巧妙而不生硬地说服家长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1.先求同,后论异。

与家长交流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先把“门”打开,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与他们取得某些共识。不然,如果对方排斥你,让你连“门”都进不了,就什么也没法谈了。所以,每次交流之前,班主任可以适当地先从家长的立场出发,肯定对方一些正确和有益的做法,然后再适时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拿出来,同时以善意的姿态引导他们理性的思考,委婉地指出其客观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一般就能达到“入耳、入脑和入心”的效果,即使是平时一些谈不拢的事情,现在也会很容易“达成共识”。

2.理性说服与感性说服相结合。

理性说服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科学分析;感性说服就是用情感煽动,让人激动起来,用情感来感动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运用时要因人而异。文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受情感的影响,宜侧重于情感说服;文化程度高的人受情感的影响较小,应侧重于理性说服。但最好的说服方法是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把理性说服和感性说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3.先声夺人。

谈话的开头是整个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班主任的话语能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家长的心,往往决定着整个谈话的成功与否。一个成功的“开场白”能有效地缩短班主任与家长的心理距离,使家长迅速安静下来,理性地沿着班主任的思路进行思考。因此,班主任要精心设计谈话的开头语,给家长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开场白要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先声夺人并力争扣人心弦。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吸引住家长的注意力,牢牢地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4.以退为进,勇于负责。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尽管我们尽了心也尽了力,但孩子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还会发生伤害事件。伤害事件出现后,当事孩子的家长心里肯定不好受,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难免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言行,甚至会迁怒到学校、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身上。此时,班主任要多宽容、多谅解和多包涵,要在耐心倾听家长倒苦水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监管不力、跟踪失察之责,从而使家长感到老师是担当和负责的。这时候,即使家长心中有什么不满,也会主动自我克制。当家长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的时候,教师再从关切的角度引导他们理性地思考,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从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

三、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展开交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工作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时时和事事都要求家长到学校交流,也不可能时时和事事都家访。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主动家访。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每次接到新班以后,我都会及时地对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进行一次家访。家访中我会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历史、班级情况、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要求和期望、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的一些事情等,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或方法。另外,我们还能在家访中完善学生的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身高、体重、视力情况和性格特征,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制定出恰当的教育方案和措施。

2.定期召开家长会。

部分班主任的惯性思维是:只要学生不出现大问题,就不告知家长。只有当一个学生逐渐蜕变为教师眼中的“屡教不改”后,我们才会通知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但是,这时候家长多半会接受不了孩子“变坏”的现实,会质问班主任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变成这样?

为什么不早通知我们?现在你们管不了,想推卸责任了才想起我们家长,没那么容易。其结果是学生家长与教师互相抱怨,陷入关系危机,还有极少数的家长甚至对教师恶语相加,大打出手。这不仅有违我们教育的初衷,而且还会使教育的环境更加恶化,从而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所以,班主任应把家长工作做在前面,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以便家长能及时、全面和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积极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

3.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

一年级孩子上下学一般都是由家长或监护人接送,这段时间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每天放学前,我都会对每个学生一天的表现进行一次梳理,以便在放学后能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梳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生今天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或课间有无违纪现象?学生今天有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做法是欠考虑的,哪些方面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对其加以引导的?

4.书信交流。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在每次上学或放学时不可能与所有的家长都进行交流和沟通。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我班设立了“日常表现回馈制”。每天放学前,我都会将自己梳理的学生表现情况加以记录,然后由学生将各自的“日常表现回馈单”带回家,让他们进行独立地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孩子们必须就自己的问题向家长做出必要地解释:这些问题是个人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错;针对这些问题,自己将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正。

5.电话或短信沟通。

其实,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一本正经地交谈,抽空给家长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也是不错的方法。为了方便和家长联系,每次接到新班后我都会及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知学生家长,同时也会及时收集好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将所有学生家长的姓名及电话号码都存在我的手机里。对于一些简单的、一说就明白的问题,我一般都会用电话或短信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哪位同学迟到、缺课或身体不舒服,抑或哪位同学取得一定的进步或有突出表现时,我都会及时给家长打个电话。

6.设立学生家长QQ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网络就成了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一个新渠道。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在校表现情况,每次接手新班之后,我就会开通“相约热线”――家长QQ群,然后告知家长如果他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登录家长QQ群,在每周一和周五晚上的19:00~21:00之间与我进行在线交流。用QQ和家长沟通,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同时也可以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通过QQ进行沟通还可以让教师听到家长的心里话,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

与家长进行沟通是一门艺术。虽然还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唤醒所有家长,但是只要班主任能够正确地看待这项工作,以适当的策略积极地从多个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就一定能让这种交流产生积极的“回报效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