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243 2024-05-18 10:12 admin   手机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作为教师,该怎样与学生进行沟通呢?

一、爱心是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的爱心,能促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心,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梁磨陪的知识上。

二、平等尊重是前提

做到了这一点,即便是遇到“顶牛”的学生,教师也可以与他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女生,她说:“我没听见。”我又说了一遍,那个女生依然拒绝回答。这下,课堂秩序被搅得一塌糊涂。我被气懵了,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脸红,心跳。这时,我既不能回避、迁就,也不能凶狠地批评,我应该怎么办――控制橡蠢情绪,心平气和。于是,我先通过我问众答,明确了我提的问题并不难答,使紧张的空气缓和下来。接着,我便以平等待人、尊重对方的态度争取主动。我说:“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必定有其原因。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可依然没有得到这名女生的回答。我又说,“既然你不肯说明,让我分析一下吧: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不能为人师表, 才使你这样呢?”“老师,没有的事。”这名女生终于开口了。“既然我还称职,我想你也不会有意出我的丑。那么,让我猜测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吧。我认为,只有三种情况: 第一,可能是我的启发式教学不得当,问题提得过于浅薄,引不起你的兴趣,你不屑回答,是这样吗?” “不,不是。” “第二,是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觉得没有必要回答。如果是这样, 你现在回答也不迟。” “不是……”这名女生低下了头。“第三种情况可能是你不会回答,但又碍于情面不肯承认,一时糊涂,想以强硬的态度搪塞过去。” “老师,您别说了……请您告诉我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这名女生哽咽着认错了。“好的。”于是,我请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让这位女生复述了一遍,我再给予肯定。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由此可见,遇到对方有抵触情绪时, 教师要“冷处理”,真正做到平等待人、尊重对方。

三、经常与学生谈心是有效途径

教师能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就看教师能否与学生经常谈心、怎样与学生谈心。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进步不关心,对学生的学业情况不上心,必然缺乏谈心的热情。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冷暖不问,说起话来藏头露尾应付一番,学生是不会依赖你的,更不会向你吐露真言;如果教师对学生一片真心,学生就会渐渐地与你心贴心,师生间的沟通也就愈发的真诚。

教师与学生的谈心既是心理上的沟通,也是感情上的沟通。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谈心气氛,才能谈得拢、游带谈得好。在与学生谈心时,教师应注意四点:一要热情谦虚,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或板起面孔、动辄训人;二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气氛,善于从学生关心的事物、感兴趣的问题谈起,循循善诱的进入主题,逐步做到情感沟通、言语相容;三要集中注意力。谈心双方视线要经常交流,教师要表示出对学生所谈内容的关心和关注;四要做到有气者来时先消气,暴躁者来时你不急,无礼者来时你有礼。同时在谈心形式上,应因人因事而异,灵活多样。有时要开门见山,有时则可以引而不发,有时也可以讨论商量,以增强谈心的效果。除了上述四点,教师还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谈心之力在于理。谈心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认识水平,纠正错误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一个“理”字,把道理讲清、讲透,做到以理服人。谈心就是用理去分析、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其明辨是非。为此,谈心时切忌“就事论事”、简单从事,或只凭听到一点、看到一滴就评论是非,甚至以严厉的态度强迫学生服从,这样是得不到好效果的。以理服人,就要允许学生反复思考,提高认识,从学生的觉悟程度出发,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谈心之路在于导。学生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知识水平、环境影响、性格特点都有差异,因此,疏通谈心之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诚恳劝导,不怕麻烦,彻底纠正“久旱不管,一下就满”的方式,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唠家常的方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对性格耿直爽快的学生,教师最好直截了当把问题点透,不绕弯子,不兜圈子;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对方的内心情绪要求谈起,先回避问题,再迂回曲折地进行。总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交融,才能达到心与心的真诚沟通。

(责任编辑付淑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