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辩论题,淘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如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2-06-16 02:32   点击:172  编辑:贾烟   手机版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对社会来说都是有利有弊,淘宝也不例外。但在我看来,淘宝肯定是利大于弊了。

首先谈一谈利的方面。第一,淘宝给人们购物带来极大方便,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心意的宝贝,为人们节省了很好逛街的时间,这当然是好事。第二,促进内需,促进消费。对一些人来说由于方便,对一些人来说由于可以带来网上购物新体验,并带来快乐,并且,淘宝上促销活动多多,可以刺激消费,推动GDP增长。第三,帮助创业,促进就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由于淘宝开店门槛不高,让很多没有资本的创业者走上了创业成功之路。第四,加快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淘宝,很多偏远落后地区的特色产品走上了网店,让发达地区或城市的人们享受特色商品的同时,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当然还有好多好多的好处了!

再来说说弊的方面。第一,淘宝的市场监管理难。造成质量的问题多,售后服务的问题多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第二,由于淘宝等网上购物的冲击,实体店铺及生意受到影响等。

通过以上事实,充分说明淘宝的利还是大于弊的!

没什么可辩的,多一个选择对消费者没坏处。

致于货物品质,实体店与淘宝没有质的区别。

淘宝有无理由退货,这个比实体店强多了。

历史潮流是降低营运成本,有竞争才有创造性,改善生活。

辩论该不该娱乐化?

既然可以将辩论该不该娱乐化这个问题拿出来谈,其实意味着,辩论的娱乐化本身是辩论的一种发展,否则你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个问题。

追溯到90年代,辩论之风在东南亚盛行,国际大专辩论赛带动起了辩论的一个潮流。在这股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辩论、了解辩论,但参与度却并没有很高的提升。

也就是说,辩论作为一种较为严肃的事情时,其实它的门槛是高的,很多人会因为内心的一种恐惧感而自发性劝退自己。而人恰恰是任何一项可传播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得人者得天下,参与度低,辩论事业谈何发展呢?

再来看一下之前的辩题设置,比如: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合作还是竞争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等等。

乍一看,你需要反应一下才能感受到这个辩题的韵味,你需要查阅很多资料才能够深度剖析问题,你需要有知识积累才可以听得懂辩手在给你讲述些什么。

这并不是一种缺陷,可以说,这可以很有效的培养你的理解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等等。

那么我们来看看辩论娱乐化之后的今天,辩论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以《奇葩说》为例,这真的是一个严肃认真有内涵的栏目(我偷偷的笑出了声……)

在第一季播出时,经常登上各大平台的热议话题。

以一种娱乐的态度,不失理性的思维,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辩手,口才卓越的老油条导师们这些因素综合构建的一片天空。

而且,他的辩题也很有热议度,符合大众本身的心理诉求,也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比如:你会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举报作弊我错了吗?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

这一些问题很生动、很生活、很懂你。

除了你可以观看大家的辩论,一些网络的互动也为这种娱乐化趋势润色不少。

这时一定有人会说,很难接受里面一些的内容。比如,脏话、伦理观、谈性。

脏话确实是我认为还是需要注意与改进的一大问题,但是伦理观、性这些问题确实可以看得出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

就像《欢乐颂》里前几天被热议的邱莹莹不是处女,应勤的直男癌。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进步。

对于难接受这类问题的人,也许要反思一下自己本身。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曾写到:“别利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

把思想解放出来,理性看待、认知这个世界,就是辩论的价值所在。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吧。辩论的娱乐化不意味着摒弃了之前传统的辩风,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将领域拓宽,但娱乐化也要适度,凡事过犹不及。

我们都是希望辩论事业蓬勃发展,不是吗

我只是因为看过《奇葩说》才对辩论产生了一些兴趣

这样一个辩论娱乐化的产物,如今已成功潜入了尚算正统的辩论世界。自然会引来一些鄙夷的眼光。假如有一天,正统的辩论世界以我是“外来入侵者”可能会造成生态不平衡的原因把我驱逐出境的话,我可是相当委屈的。

我想说的观点是,我不过是未经培训你可以把我当新人,我不过是方式新颖、语言犀利你可以把我当风格,但你却因为接受不了因为我的出生、我的风格所带来的有趣把我拒之门外。就连我最后一次为自己辩驳的机会,你也夺走了......

我不只是我,我是辩论娱乐化。

我们不是祸害,这一切都是爱。

马薇薇说,水可以熄灭火,火不能改变水。你认为神圣的永远不会被玷污。而如果你认为可以被玷污,是因为他本身就不够神圣。

那么周玄毅目前在马薇薇心里该是神圣的......

知道周玄毅曾是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的人举手......

他是《奇葩说》第二季的选手、是《奇葩说》第一季冠军马薇薇的男朋友,也是现如今武汉大学辩论队主教练。他表示,现在辩论在校园里受重视的程度不及他参赛的时候,那时辩论赛训练十几个教授围成一大圈一个个过堂;而现在从上至下热情不及从前,领导不再过问,群众也难有积极的反响。

如今的大多高校重视科创而不重辩论。有人说,这两者并不矛盾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不重视辩论的学校,它不会是好高校的。当我们思想还不够活跃、不够创新的时候,我们的手不过是工具罢了。单单这双手是创造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是我们的思维思想。

你说我言过其词,我敬你过于现实。

如果不是有《奇葩说》这样带有娱乐性且严肃的辩论节目出现的话,就我一个大俗人而言,我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参与到校园的辩论赛之中。

当辩论娱乐化之后,辩论语言更加大胆地去触碰观众的底线。而我们发现有人来接近我们平时假装正经恪守的底线时,我们是兴奋的、欢愉的。因为终于有人说出我想说很久的话了!是不是意味着我也可以不再压抑自己,解放天性了呢?

说的话让有觉得有道理是一层境界,但说的话能让人觉得有趣且不失逻辑那会是一层更高的境界。就像老师们上课,虽然上的是同一门课,可为什么有的老师会受学生们的欢迎,而有的老师却遭同学们在他们眼前课上睡觉、在他们背后课下“咒骂”呢?

我不是辩论圈的人,将来也可能不会再辩论。但我感受到辩论娱乐化不是祸,凭感觉过活的我,按耐不住用我没有逻辑的心声来为它证明。

因为我发现到当《奇葩说》这样辩论娱乐化的产物出现之后,身边多了很多辩论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有更多的奇葩愿意站出来,昂首挺胸地说,我就是奇葩。当奇葩一词,恢复它原有的褒义,我们也就不再孤独。

也许只有辩论娱乐化能拯救辩论,能拯救泱泱大学生。辩论辩不出真理,但我们在接近真理。况且世上没有永恒的真理,真理也有时效性。那我们辩论的意义就很简单,就是为了交流。这里我们谈的辩论,不只是辩论赛。娱乐化后的辩论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不需要穿正装甚至都不需要分两方。

“与其说是辩论娱乐化,如说是娱乐辩论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